三线建造的年代印记:湖北蒲圻纺织总厂

栏目:新闻中心    来源:bwin必赢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08-01

  

  

三线建造的年代印记:湖北蒲圻纺织总厂

  蒲纺集团坐落湖北省赤壁市(旧称蒲圻市,为县级市),蒲纺前身是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再前为总后2348工程二处,又称3110工厂。说湖北蒲圻纺织总厂,必须得说总后2348工程。

  2348工程横跨湘鄂两省,工程辖10个工厂。1969年冬天,大批建造者从五湖四海聚集岳阳临湘和云溪的山谷里建造2348工程,顶峰时期建造者达3万余人。按班、排、连、营、团编制,团以上是指挥部。

  10个工厂为,3101厂为长岭炼油厂、3102厂为锦纶厂、3103厂为涤纶厂、3104厂为腈纶厂、3105厂为橡胶厂、3106厂为环氧树脂厂、3107厂为供排水厂、3108厂为热电厂、3109厂为机械厂、3110厂为纺织厂。

  2348工程触及湖北的为纺织部分(代号3110厂),1972年更名为总后蒲圻纺织总厂,一起授名为总后第十一员工医院。1975年蒲圻纺织总厂移送湖北省接收,一起总后第十一员工医院更名为蒲圻纺织总厂员工医院,历经屡次转隶演化成为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赤壁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赤壁医院前身为1969年创立的中南化工厂医务室,1969年11月中南化工厂医务室移送总后2348工程指挥部。1970年3月总后2348工程第二筹建处建立后勤组(包含医务室),1971年4月医务室与后勤组分设,建立总后2348工程卫生组。

  1972年2月医务室组成为总后第十一员工医院,1973年4月总后3110工厂更名为总后企业部蒲圻纺织总厂。1975年3月医院随蒲圻纺织总厂移送湖北省接收,总后第十一员工医院更名为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员工医院。1997年蒲纺集团改制,蒲圻纺织总厂员工医院更名为蒲纺集团医院。

  2004年蒲纺集团医院移送赤壁市接收,蒲纺集团医院更名为赤壁市蒲纺医院。2015年11月赤壁市蒲纺医院由华中科技大学从属同济医院保管,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赤壁医院。

  1969年8月总后为改进配备,筹建成套化工纤维纺织工程,同年9月在湘鄂接壤的山区丘陵地区筹建石油化学工业纺织联合企业,是为总后2348工程指挥部,2348工程指挥部下设3个筹建处。

  榜首筹建处为出产“三纶二脂”化工厂,坐落湖南省岳阳市云溪镇,即为岳阳化工总厂。第二筹建处为组成纤维纺织厂,坐落湖北省蒲圻市桃花坪,即为蒲圻纺织总厂。第三筹建处为炼油厂,坐落湖南省临湘市路口铺,即为湖南长岭炼油厂。三者在湖南湖北接壤的山丘地带沿京广铁路线国道摆放。

  2348工程第二筹建处是在原化学工业部1967年筹建的中南化工厂基础上进行建造,依据“靠山、涣散、荫蔽”的准则选址,在湖北省蒲圻县荆泉桃花坪一带建厂。这便是怎么回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赤壁医院前身为中南化工厂医务室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形势严峻,为加强战备、改动出产力布局,一场大张旗鼓的三线个省区轰轰烈烈打开 。1967年原化学工业部在湖北省蒲圻县筹建中南化工厂,方案出产战备橡胶。1969年11月14日原化学工业部将中南化工厂移送总后办理,中南化工厂与总后2348工程二处一起归入建造,筹建组成石油化工纺织联合企业。

  上图为1971年5月15日时的2348工程炼油、化工、纺织三大部联运,在岳阳云溪五七广场举行试车万人庆祝大会

  1970年3月纺织工业部设计院等单位完结2348工程二处的初步设计,1970年6月2348工程二处开端建厂施工,1971年2月专用铁路线工厂,下设6个大队。

  一大队为涤纶纺织厂,出产涤棉混纺布。二大队为人造毛皮厂,出产腈纶毛皮和绒衣里纱,后因工艺和设备未执行而未建。三大队为丝织厂,出产编织锦纶降落伞和雨衣绸。四大队为针织厂,出产军用涤纶蚊帐和锦纶袜。五大队为总机修厂,六大队为动力厂。

  现在蒲纺总厂一大队(涤纶纺织厂)已变身为蒲纺创业基地。四大队(针织厂)已变身为赤壁市祺乐针纺印染有限公司,1985年8月蒲纺总厂与香港益达公司合资兴办天龙(世界)针织企业有限公司,后被武汉市道祺针纺服饰有限公司收买,变成赤壁市祺乐针纺印染有限公司。

  1973年3110工厂更名为总后蒲圻纺织总厂,为地师级单位,一大队更名为3552工厂,三大队更名为3553工厂,四大队更名为3554工厂,五大队更名为3616工厂。

  1973年末,总后蒲圻纺织总厂纺织厂、丝织厂、针织厂、机修厂等相继投产,工厂自备铁路专用线投运。那时纺织城内灯火今夜透明,深山谷壑里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火车奔驰,货车络绎,朝气蓬勃,一片光辉。

  1975年3月8日总后蒲圻纺织总厂移送轻工业部接收,并下放湖北省办理,更名为湖北蒲圻纺织总厂(简称蒲纺总厂),从属湖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工厂参军用为主转为军民结合、民用为主。

  1975年2348工程所属各工厂单位移送当地办理,成为省管企业、部委企业。3101工厂单位更名为湖南省长岭炼油厂,3102至3109工厂单位更名为湖南省岳阳石油化工总厂,3110工厂单位更名为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蒲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有宽广整齐的柏油马路和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城,工厂是风格悬殊的园林工厂,一排排单元式的员工宿舍建有厨房和卫生间,总厂和分厂有设备齐备的幼儿园和育婴室。全盛时的蒲纺有四所小学、两所中学、一所高中、一所电大、一所省属职业中专和一所技校。

  上图为2019年6月时的蒲纺总厂五大队-湖北省赤壁市华瑞线年代初,蒲纺规划空前,顶峰期有员工1.5万余人,有8个控股及全资专业主体出产企业和7个辅体运营企业,集纺织、丝织、针织、印染、服装、热电、运送、交易、供销、教育、卫生等于一体,类别完全,是为湖北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

  1997年8月蒲纺总厂初度改制,总厂改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纺织厂改为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印染厂改为蒲纺三元印染有限公司、热电厂改为蒲纺三能热电有限公司,别的3个分厂别离改为蒲纺丝织厂、蒲纺针织厂、蒲纺纺织二厂,虽经奋斗,终未走出窘境。2003年收不抵支,全员下岗。

  2004年头,蒲纺下放赤壁市办理。2004年到2006年,蒲纺6家主体出产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3家辅体企业依法破产,3家服务性企业转为民营。

  2007年3月建立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办理委员会,2009年5月更名为湖北赤壁蒲纺工业园区办理委员会(对外开展业务为湖北蒲纺集团有限公司)。从集团公司到工业园区,不只是称号的改动,更是功能的转化,由直接的出产运营者变为出产运营活动的服务者。

  三线建造时期,这是鄂南山区一颗闪烁的明珠,是幕阜山余脉荆泉山下兴起的一座纺织新城。这儿不只有如火如荼的出产场景,还形成了共同的厂区文明,为三线建造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